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西北大学38年科研工作回顾

    刘舜康

    <正> 值此西北大学创建75周年、重建5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解放38年来学校科学研究所走过的历程,对于我们认识和指导今后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将西大办成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是大有裨益的。对西大解放后38年(1949—1986)文、理工科各系、各研究所(室)科研成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见图1),西北大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明显地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49年到1953年的5年,科研工作基本未开展。这段时期内全校总共只发表了31篇论文(文科10篇、理科21篇),9部著作(文科1部、理科8部)。当时,新中国刚

    1988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彩焰蜡烛研制成功

    高立勋

    <正> 彩焰蜡烛是利用某些金属的挥发性化合物在燃烧时产生特征焰色原理制成的,燃烧时发出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彩光的蜡烛。它是一种装饰物,可用来美化、点缀生活、喜庆宴会、婚礼、生日、节日庆祝等,是人民生活常用的物品。1987年7月陕西省化学研究所课题组人员,经过半年时间的艰辛努力,终于研制成功,并于元月16日由陕西省高教局主持在西北大学通过省级鉴定。与会的专家们认为,彩焰蜡烛的研制从配色到制作,在同类产品中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所用原料均系无毒,燃烧时无环境污染、产品主体坚硬、不流泪,色彩明亮、鲜艳、无

    1988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两项成果

    张棣

    <正> H.poincare’不积分微分方程,而由微分方程直接研究它定义的积分曲线的性质,从而,得到解的性质。这是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主要方法。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分两个方面把主要结果分述于后。一、平面定性理论的应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产生、发展一直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年来,我们和化学、物理、地质等系的师生合作研究,把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成功的应用到有关学科、完满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定性理论的一般理论研究《无浓度扩散时Prigogine三分子模型》

    1988年0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德Stuttgart大学Dodel博士访问我校

    张镇西

    <正> 应物理系邀请,西德Stuttgart大学等离子体研究所C.Dodel博士,在北京物理所进行短期科学合作和学术交流之后,于1987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访问了西北大学。Dodel博士主要从事远红外激光器和光学开关的研究工作,并用此激光器从事等离子体的散射诊断。其研究利用横向激励大气压CO_2激光器辐射的9p(12)、9p(18)、9p(44)和10R(22)谱线泵浦D_2O振荡器获得11条新的远红外激光跃迁谱线。这些第一次发现的新谱线中至少有两条可达到D_2O最强谱线的效率。此实验是利用CO_2泵浦激光器来泵浦远红外激光振荡

    1988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谱增感染料聚集态的研究

    申洁如

    <正> 光谱增感染料都是л电子丰富的扁平分子体系,染料分子易于沿某个方向平行堆叠成“柱”体——分子聚集体,在聚集体中每个单分子单元的轨道或电子云向着分子平面上、下扩展,使得邻近分子的轨道相互重叠而形成了传导电子的通道。聚集体对光谱增感特别重要,如卤化银,照相乳剂中一般都含有染料分子的J聚集体;乳剂的超增感作用在J聚集态染料中特别可能发生。

    1988年02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糖胺化合物的极谱测定

    胡荫华,铁锋,何涌

    <正> 核糖胺化合物,1—(D—核糖胺基—)3.4—二甲苯(Ⅰ)(简称核糖胺),是合成制备维生素B_2的中间产品,其生成含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产率,建立监测核糖胺含量的方法,对于选择好的工艺条件很有意义,目前尚未见到检测核糖胺的文献。胺类物质的测定一般可用稀盐酸滴定或用碱反滴定,此法不能区别伯胺与仲胺。核糖胺带有一个仲胺基团,在极谱法中,易将仲胺物质亚硝基化,测定亚硝基化合物的极谱还原波,从而确定仲胺物质的含量。本文报道对核糖胺粗品的提纯,亚硝基化和极谱测定其亚硝基衍生物(Ⅱ),由于该衍生物极易生成,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检测下限达5×10(-7)M。

    1988年02期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学反应工程学研究

    姜信真

    <正>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科学,1980年前后才在我国兴起。现在,它已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骨干基础学科之一。近几年来,作者与自己的合作者们(其中包括已获硕士学位的几位研究生),主要在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气液相反应器和生物化学反应器开发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

    1988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相关效应研究中的两个新方法

    文振翼

    <正> Hartree—Fock方法仍然是原子与分子电子结构计算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这一方法采用的独立粒子近似所产生的误差必须用电子相关能予以修正。因此,电子相关效应的精确描述是理论化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70年代以来,两个新方法——酉群方法和超球座标方法为电子相关效应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观点和新的计算方法。本文简要地介绍笔者及其合作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酉群方法应用于配位场理论方面的工作。

    1988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中国数学史及单叶函数论的一些研究

    李继闵

    <正> 一、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之新探索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历代数学典籍卷帙浩繁,理论创作丰富多彩。近世中外学者发掘整理,苦心搜求。尤其近年来,中国数学史的研究蓬勃开展,对传统数学理论之认识日益深刻。笔者仅就其中几个方面略抒一己之管见。(一)关于《九章算术》与刘徽的研究《九章算术》是我国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数学典籍。它承前启后,一方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数学成就,另方面又成为汉代以来达两千年之久数学研究与创造的源泉。特别是三国时期魏刘徽的《九章注》,对数学理论多所阐发,影响极为深远。《九章算术》及刘徽注,堪称东方数学的代表作,足可与古希腊欧几里得《儿何原本》相提并论,东西辉映。

    1988年02期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四防保健布鞋药物胶粘剂

    任彩元,苟白善,杜民英

    <正> 脚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常见的一种慢性足部或浅皮疾病。由发癣菌属,表皮癣属等感染所致,容易继发感染而致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对脚癣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第一类是改变鞋底结构,如日本、台湾等所做的研究,但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造价高;第二类是改变鞋垫的质地材料,也同样存在工艺复杂,造价高的问题;第三类是对鞋垫及鞋垫材料进行化学处理,但所采用化学药物多数有毒且价格昂贵。我们研制的“XD_(87)药物胶粘剂”,以羧甲基纤维素等为载体,将SH-3药液、铜锌合金等均匀地涂刷在注塑布鞋的布褙内。利用化学方法分解所产生的恶臭物质,抑制毒菌和

    1988年02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防除野燕麦药剂——野燕枯的开发研究

    刘源发

    <正> 野燕麦是麦田主要杂草之一,由于它繁殖快、生命力强,又难于人工防除等因素,故发展、蔓延迅速。我国共有19个省区发生,面积在6000万亩以上,每年损失粮食约20亿斤,如陕西省1980年野燕麦发生面积仅310万亩,到1985年就扩大到980万亩。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轻则减产2——3成,重则颗粒无收,因此对野燕麦的化学防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众多的防除野燕麦的药剂中,野燕枯是较好的药剂之一。我们由1976年开始进行了新型高效,低毒,芽后茎叶除草剂——野燕枯的开发研究、先后进行了4条合成路线的小试,经仔细分析对比,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硫磺脱氢法合成野燕

    1988年02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限制-修饰基因克隆化的一些问题

    林培懋

    <正> 克隆限制-修饰体系基因工作对研究DNA结构功能,蛋白质-核酸识别作用,酶类生产都有一定意义。从质粒DNA中克隆此类基因相对地容易做到。但大多数限制-修饰(R—M)基因都定位在染色体DNA上,多年来许多人从事这项研究工作,到作者从事此项工作时,仅H.Smith(诺贝尔奖获得者)和J.Walder的实验室各自得到一对R—M基因.H.Smith和R。Roberts分别著文探讨过此项研究的一系列困难。作者于1982年在Roberts的实验室工作,承担了为该室再次进行这类研究的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将Moraxella species染色体上的R—M体系基因克隆入E.coli细胞并完成了这一对基因的鉴定、碱基序列分析和表达的研究促进了这方面研究工作。。

    1988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关于模糊度的注论

    孟杰,房居贤

    本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关于模糊性度量公理的注记》中所给模糊性度量公理是不独立的和不可测的(即不能度量模糊性)。第二部分,给出了一组新的模糊性度量公理,及它的三种模型。

    1988年02期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设备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罗景仁,邵志亮,党华锐,高岭

    作为教学与科研中心的高等院校都拥有大量仪器设备,对于这些设备进行计算机管理是高等院校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自动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以西北大学设备处长期设备管理的经验和情况为参考模型,结合高校设备管理的共同要求和教委规定标准研制出一个较为通用的设备管理系统。本文就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加以分析和总结。

    1988年02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起爆器

    刘贯虹

    本文论述了激光起爆器的研制情况,确定了起爆器的起爆药,在成分上加以改进,简述了激光起爆器的整体结构。

    1988年02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导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高之栋

    <正> 1987年可以称为超导年。科学技术史上还没有一种新发现能像超导这样,在短暂的时间内从不同国度的超导实验室,接连不断地出现爆炸性的突破,几个月之内就演变成世界性的超导体的激烈竞争。竞争第一阶段到1987年10月14日暂告一段,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这一天决定将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工作的亚历克斯·缪勒和乔治·贝德诺尔兹两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对新的超导材料的发现。超导性是在1911年被发现的,荷兰物理学家卡默林·翁内斯发现了在4.2k以下时汞的电阻急剧地下降为零。这一发现立即引起科学家的兴趣。1933年由荷兰科学家迈斯纳发现迈斯纳效应。1987年春在美国物理学会召开的超导学术讨论会上,东京大学教授田中昭二提出了超导体的四项技术标准:电阻为零、排除磁力线的迈斯纳效应、再现性和超导现象的稳定性,现已为各国科学家所接受。

    1988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元体系LiCl-MgCl2-H2O25℃时溶度和饱和溶液的物理性质研究

    张逢星,郭志箴,陈佩珩,马晋华,陈运生

    本文研究了三元体系LiCl-MgCl_2-H_2O25℃时的相平衡,并测定了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密度和粘度等性质值,绘制了体系的溶度图和上述各项性质与组成的关系图。所得溶度图与文献报道十分一致。

    1988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决明荚果发育过程的研究

    侯景贞,罗瑞新

    本文叙述了决明荚果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和组织分化的规律。荚果初期生长迅速,中期和后期长度逐渐变短,生长曲线为单顶型。与此同时,果皮的外表皮与下皮层细胞形成外果皮;其内部的薄壁组织与维管束组成中果皮;中果皮以内的纤维细胞及内薄壁组织组成内果皮。在荚果生长的中期,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己基本形成,成熟的种子由种皮和发育完全的胚及胚乳组成。由于果皮内无交叉的厚壁组织存在,而且果皮缝线外侧还有石细胞群封闭,虽然在两缝线处有分离组织存在,但果实成熟时仍不开裂。文中根据决明荚果的发育规规和结构特征对其栽培提出一些建议。

    1988年02期 79-83+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套盆地断裂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赵孟为

    本文讨论了河套盆地断裂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套盆地主要为一新生代的断陷盆地。在中生代,断裂主要作剪切挤压运动,其中一些断裂在中生代晚期具有拱张性质。在新生代,断裂作剪切拉张运动。盆地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隆起价段、早白垩世拱张断陷阶段、第三纪拉张断陷阶段和第四纪整体下沉阶段。断裂活动控制着油气的圈闭类型、二级构造带的形成和分布、沉降中心的迁移和沉积相带的分布以及油气的成熟、运移和聚集。河套盆地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

    1988年02期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 ]
  • 梯田防止侵蚀的理论分析

    窦玉青

    本文从形成坡面能量因素上,分析论证了梯田防止侵蚀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保证梯田发挥最大作用的条件。

    1988年02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光启的科学思想

    董英哲

    16、17世纪,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中国的传统科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在徐光启的科学思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是突破了狭隘经验论的束缚,其次是开始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理论,并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的同时企图超胜于它。

    1988年02期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前言的写作

    启程

    <正>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是这样,提笔在手,常觉难以落笔,而最先触及的就是前言。其实,只要掌握了前言的写作特点、方法和要求,加之“读书破万卷”的功底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也就不难于“下笔如有神”了。前言,亦称“前记”、“序”,“叙”、“引言”、“弁言”等,可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撰写。其位置现在一般置于文章或图书正文的前面,但在古代也可列在书尾,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就是如此。后来,前言的位置一般固定在书前,而把列于书末的称为“跋”或“后序”(今称后记),这二者的写作体例略同。前言有时也可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表现出既与正文相关,又可脱离开正文本身而存在的特点,从而反映作

    1988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克草宁研制成功

    <正> 一种新型除草剂“克草宁”(暂名)〔化学名称为:邻-(5-异丙基-5-甲基-4-氧-2-咪唑琳-2-基)苯甲酸甲酯〕最近在西北大学化学系合成研究室研制成功。该药除可用于防除小麦田中的野燕麦外,还可用于其他多种阔叶杂草的防除。其合成所需的原料国内均有生产;预计该药在防除野燕麦方面较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野燕枯”具有用量小

    1988年02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学公式的演变及其规范表达

    今一

    <正> 数学如果没有公式、算式及表达式的概念,数学的思维过程是不可想象的。数学公式的表达是依靠数字及运算符号有机的组合。“公式”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在自然科学中,用数学形式表示各个量之间一定关系(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引申为能普遍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方式方法。数学公式的演变及其规范表达,和数学思维的效果关系极为密切,试论之如下。

    1988年02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DOTP新型增塑剂问世

    高立勋

    <正> 一种新型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OTP)增塑剂在陕西省化学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合作下研制成功。1月16日由陕西省高教局主持在西北大学通过省级鉴定。DOTP技术是用涤沦(聚酯)废弃料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T)生产DOTP。现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吨的涤沦废丝,并以15%的速度在增长,还有10万吨的聚酯僵块、废薄膜、废瓶子及大量的废涤沦布料,这些废弃料经过技术处理都能变成DOTP,它不仅实现资源回收,变废为宝,又为缓解当前国家对增塑剂需求紧张局面开创一条新路子。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认为,该技术工艺合理,技术指标先进,反应条件温和,流程短,产率高,制出的DOTP符合增塑剂质量标准,增塑效果达到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OP)

    1988年02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主题词标引方法

    时亚丽 ,弥静

    <正> 多数科技期刊要求作者标引出论文的主题词。什么是主题词、如何标引出主题词,本文以实例加以说明,以供科技论文作者标引主题词时参考。一、科技论文标引主题词便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科学研究离不开情报资料,如果情报不灵、资料不全,难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形成无效劳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图书资料数量的急剧增加。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估计可产生数百万项科研成果,数千万项技术资料;出版的期刊、连续出版物达10万种,其中比较重要的约2万种。而且又以7—8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加之类型复杂、出版分散、文种多样,

    1988年02期 119-1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